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化工行业周期性波动交织的当下,涂料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如同两座大山,压得众多企业喘不过气来。在此背景下,全球涂料巨头阿克苏诺贝尔宣布再度关闭两家工厂,这一举措如同投入行业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关停潮再度席卷涂料与化工行业。
1
涂料巨头“瘦身”加速:关闭多家工厂
2025年5月22日,阿克苏诺贝尔宣布,计划关闭荷兰瓦彭费尔德与比利时马赫伦的生产基地,并将这两处产能整合至该地区其他工厂。这一决策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公司多年产业转型战略棋盘上的关键落子。

回溯至去年,阿克苏诺贝尔就已公布了欧洲及非洲三家工厂的调整方案,今年又针对法国蒙塔泰尔工厂提出了精简计划。早在2024年,作为工业卓越计划的关键步骤,公司就已果断出手,关闭了荷兰格鲁特-阿姆斯、爱尔兰科克和赞比亚卢萨卡的制造基地,并将相关生产活动转移至更高效、更环保的地点。
阿克苏诺贝尔明确表示,关闭生产基地的计划与公司的战略重点及其对卓越工业的坚定承诺高度契合。该计划作为多年期工业效率计划的第一部分,将于2026年底全面完成。公司强调,将把资源重点聚焦于具有规模和较高成本效益的生产单位,旨在对其工业网络进行全方位的合理化、升级和优化,以此提升竞争力并推动可持续增长。
今年年初,阿克苏诺贝尔还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将斥资2200万欧元,把位于法国的蒙塔泰尔工厂重塑为装饰涂料生产的旗舰基地。然而,这一投资计划也伴随着一项涉及人员调整的挑战性决策。公司计划对其商业和支持职能以及分销网络进行深度重组,包括将部分门店的运营转移给独立合作伙伴,以及关闭部分门店等措施,这些举措无疑将导致人员结构的重大变化。

据初步估算,在法国市场,这一计划将导致多达211个职位的减少,但同时也会创造29个新的工作岗位。目前,阿克苏诺贝尔在法国拥有约1300名员工。这一调整预计将在2025年5月至2026年底期间逐步推进,公司已与当地社会伙伴展开了相关计划的协商程序,力求在变革中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产业转型作为阿克苏诺贝尔的战略核心,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复杂性。通过聚焦具备规模优势与更高效率的核心基地,公司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产业网络布局,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推动可持续增长。
在2024年,阿克苏诺贝尔就宣布了一项旨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职能效率的全面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在于简化运营流程、加快决策速度,并优化公司的管理结构。作为该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阿克苏诺贝尔决定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2000人。这一决策背后,是公司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深刻洞察,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公司不得不做出这一艰难抉择,以保持竞争力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阿克苏诺贝尔表示,未来,公司资本将重点投向核心基地以促进创新突破。近期典型案例包括:对法国帕米耶航空涂料工厂的设备工艺升级,以及在荷兰萨森海姆新建的研发实验室。与此同时,公司已就瓦彭费尔德与马赫伦基地的关停计划及后续安排告知相关方,具体实施将严格遵循与当地员工代表的协商程序,确保整个过程的透明与公正。
2
关停潮、裁员潮狂袭:行业巨头纷纷瘦身
狸巢家居注意到,阿克苏诺贝尔的精简计划并非个例,近年来,全球涂料与化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多家行业巨头纷纷宣布了类似的“瘦身”计划。这些计划的核心目标高度一致,即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腾出更多资源。

2024年年初,经营近80年的凯利-摩尔涂料公司无奈地关闭了美国各地的门店。公司宣布裁员约700人,同时停止其位于德克萨斯州赫斯特的制造工厂的运营。这家曾经在涂料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在市场寒冬中也不得不收缩战线,以求生存。
以巴斯夫为例,这家全球化工巨头在2024年初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降本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提升公司结构的效率、根据市场需求精准调整产能来降低固定成本,并通过重新设计流程来削减变动成本。据估计,到2026年底,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的年度成本将降低10亿欧元。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员的减少,但巴斯夫强调,这是为了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应对未来市场挑战的必要举措。
同样,艾仕得也在2024年2月宣布了一项转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简化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组织结构,使公司更加积极主动、反应迅速、敏捷,以更好地服务客户、降低成本基础并改善财务业绩。作为转型计划的一部分,艾仕得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6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这一计划预计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实施,并于2026年完成。艾仕得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实现组织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而赢创也在2024年3月宣布了一项裁员计划。到2026年,这家化工巨头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其中包括德国本土的1500名员工。赢创表示,这一举措预计每年将减少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25亿元)的成本。面对能源价格飙升和工业客户需求减少的双重压力,赢创被迫减少库存并优化成本结构。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Kullmann直言:“我们必须为全球经济中持续的经济风暴做好准备。”

2024年10月,另一位涂料巨头PPG也宣布了一项全面的成本削减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降低结构成本、关闭部分设施以及削减其他有针对性的固定成本。一旦计划全面实施,预计实现每年约1.75亿美元的税前成本节省,其中包括2025年节省6000万美元。这项为期多年的计划的重点是降低主要在欧洲和某些其他全球业务的结构成本。该计划包括关闭各种设施和其他有针对性的固定成本。据悉,PPG此次成本削减计划预计将影响约1800个职位,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地区。

近日,狸巢家居还注意到,德国建筑涂料巨头申得欧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申得欧集团拥有5587名员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17名。2025年3月底,申得欧集团与德国公司Sto SE&Co.KGaA和Sto CretecGmbH的总工会在未来协议中,共同确定了2025年和2026年这两家公司的员工集体谈判结构。该协议包括在人事领域采取节约成本措施,以降低成本并保障就业。此外,集团其他领域的成本削减计划也在系统地进行,以对抗收益的负面发展。
3
战略聚焦显成效:关停潮背后的行业升级逻辑
涂料与化工行业的“瘦身”浪潮,表面看是关厂、裁员、收缩战线,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场关乎企业生存与未来竞争力的战略调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法规趋严等多重压力下,行业巨头们不得不通过“断腕式”优化,重新配置资源,以换取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关闭低效工厂并非简单的产能削减,而是企业将资源向高附加值领域集中的关键一步。以阿克苏诺贝尔为例,其在关闭荷兰、比利时工厂的同时,却斥资2200万欧元升级法国蒙塔泰尔工厂,将其打造为装饰涂料旗舰基地。同样,PPG在削减欧洲部分产能的同时,却加大了对航空涂料、新能源汽车涂料等高端市场的投入。

涂料巨头PPG在5月初宣布投资约27.5亿元在北卡罗来纳州谢尔比建造一个新的航空涂料和密封剂制造工厂。
这种“关旧厂、建新厂”的模式,本质上是在优化全球生产网络,将有限的资本和人力资源集中在技术门槛更高、利润率更稳定的细分市场。
涂料行业观察员夏雨表示,关停潮的背后,是涂料行业从“规模竞争”向“质量竞争”的切换。中小型企业因无法承担转型成本,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而巨头们则通过关停低效资产、聚焦高端市场,进一步巩固垄断地位。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或将成为常态,而“强者恒强”的格局也将倒逼所有玩家加速创新。
关厂、裁员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短期看,这些措施确实伴随阵痛;但从长期看,它们正在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将资源集中在更具潜力的赛道。
对于涂料行业而言,未来的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技术、效率、可持续性的全方位比拼。那些在“瘦身”浪潮中成功转型的企业,或许将在下一轮行业复苏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文章来源:狸巢家居
责任编辑:雷达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