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三季报后,3C涂料龙头企业松井股份进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核心技术人员团队调整。
10月30日,松井股份发布公告,对核心技术人员团队进行了一次重要“换血”。原核心技术人员伍松、杨波和FU RAOSHENG不再担任相关职务,与此同时,新增认定苏梅、李蓉和陈干三人为核心技术人员。此次调整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团队维持在10人规模。

01
人事震荡背后的业绩承压
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在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的背景下。根据10月31日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松井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5.05%,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然而,靓丽营收增速的背后,是盈利能力的显著下滑: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2515.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4.68%;扣非净利润同样下降超65%。

报告将盈利承压归因于“战略投入与业务结构调整”。细究其业务构成,不难发现公司正处于一场深刻的转型之中。
在传统优势领域高端消费电子业务(营收3.95亿元,同比增长乏力)之外,乘用车业务成为了报告期内最耀眼的增长极。前三季度,该业务实现营收约1.49亿元,同比暴增87.57%,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然而,乘用车涂料这碗饭并不好吃。行业众所周知的“高壁垒”——严苛的技术标准、动辄两三年的漫长认证周期、与客户深度绑定的供应链——无一不在考验着企业的耐心和核心技术团队的定力。
02
“换血”指向明确
正是在这种“危”与“机”并存的关头,此次技术团队的换血显得格外意味深长。仔细审视三位新晋核心人员的履历,松井股份的战略意图已呼之欲出:全力押注汽车赛道,打造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全链条能力。
苏梅博士,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她的高分子合成产业化背景,是攻克汽车涂料核心——高性能树脂的关键。

李蓉,拥有研发、质量与供应链的复合经验,这正是为了保障汽车涂料大规模生产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陈干,是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硕士,在新能源材料质量管理与工艺改进方面拥有逾十年经验。

公司官方表态也证实了这一转向,称此次调整是为了“强化汽车涂料方向的研发体系”,实现“研发—质量—供应链”的一体化协同。
03
转型已无退路
从消费电子涂层龙头,到奋力挤进汽车涂层供应链,松井股份的转型是一场艰苦的二次创业。前三季度高达8206万元、占比14.83%的研发投入,表明了其背水一战的决心。
此次核心技术团队的“大换血”,不仅仅是应对眼前利润下滑的应急之举,更是一次为争夺未来市场而进行的前瞻性人才布局。
在传统业务增长见顶的当下,将公司的未来押注在技术壁垒更高、竞争更激烈的乘用车涂层领域,这场由“换血”开启的战略布局,效果如何,尚待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松井股份的这艘大船,已经调转了船头,驶向了更深、更汹涌的海域。
文章来源:狸巢家居
责任编辑:雷达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