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邦弗特实验室里,一群特殊的“学员”正围着一位工程师,聚精会神地观看UV新材料的演示实验。

十月秋浓,研修意暖。
2025年10月18日,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中学化学卓越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们走进邦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乡新厂区,开启了一场“教育与产业对话、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研修之行。
这批来自湖南省内的中学化学教学骨干,在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尹笃林教授与湖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培训办王勇民主任的带领下,通过企业介绍、展厅参观、实验室体验和涂料发展历程分享等环节,亲身感受了化工科技的前沿进展与产业应用的完美融合。

1
解码邦弗特的“化学基因”
上午9时,研修活动以“新材料赋能美好生活”主题介绍拉开序幕。
作为化工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践行者,邦弗特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性能涂料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依托与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深度合作,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强大的研发实力,我们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首的研发队伍,申请了100余项专利”,邦弗特品牌部人员介绍道,“比如最近研发的金刚釉面涂层,不仅能实现类似瓷砖的镜面效果,还能解决轻量化与低碳环保问题,该技术在海外市场获得充分肯定。”

2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化学密码”
随后,教师们沿着“展厅-测试中心-研发实验室”的路线,深入探寻邦弗特的“技术内核”。
企业展厅
一幅幅图文展板与实物展品,串联起邦弗特的“创新轨迹”:从早期的“UV/水性涂料”到如今的“172准分子涂料”“耐黄变涂料”“高性能膜材料”,每一步都印证着企业对“绿色、高性能”的追求。

测试中心
测试中心里,各类先进检测设备(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激光粒度仪)与实验装置的功能展示,激起各位老师的极大兴趣。

研发实验室
在研发实验室,教师们围在实验台旁,仔细观察胶粘剂发泡与UV转印胶的实验过程,不时与科研人员交流,“原来课本上的‘聚合反应’‘官能团修饰’,现在企业已经应用得如此成熟”,一位教师感慨道。

3
教育与产业的“双向赋能”
在“涂料发展历程与产学研合作”分享会上,邦弗特技术总监结合自身20年的行业经验,回顾了中国涂料行业“从新石器时代朱漆到现代涂料”的发展之路:“漆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基于中国涂料的深厚积淀,定位环保的UV/水性涂料;之后,我们一直坚持UV涂料的研发,秉持‘绿色高性能’理念,不断攻坚克难、拓展新的领域,在光刻胶、3D打印光固化封装胶膜等新领域探索发力”。

尹笃林教授则从教育者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研习”的意义:“中学化学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让教师走进企业,了解产业的‘真实需求’,才能更好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培养出‘懂理论、会实践’的创新型人才。而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获得了‘新鲜的理论血液’,推动了技术升级”。

教师们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以前我对‘化工企业’的印象是‘污染、落后’,今天看到邦弗特的‘绿色生产’与‘高端技术’,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化学在‘家居、家电、消费品以及半导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后可以给学生讲更多‘化学的故事’”。
此次研习活动,不仅让中学化学教师们“触摸”到了化工产业的“真实模样”,更让邦弗特通过“教育场景”传递了品牌理念。而此次中学化学教师研习活动,正是邦弗特“品牌传播”与“社会责任”的结合——通过连接教育与产业,既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又为推动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教育动力”。
未来,邦弗特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让更多教育者走进企业,让更多学生了解“化学的价值”,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文章来源:邦弗特
责任编辑:路遥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