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内卷?因为大家都在挑容易的路走。
当涂料同行还在因内卷,为“活下去”疲于奔命时,晨光涂料却因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无解问题稳健前行。
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光膜的主要原料二色性染料,卖到了8000元一克,是黄金的十倍。在透与不透中一键切换的智能调光膜,已经成为百万豪车全顶天窗的标配。

晨光涂料董事长缪国元
近日,狸巢家居一行来到江苏常州,采访了能将产品卖到8000元一克的掌舵人——晨光涂料董事长缪国元。
01
晨光涂料位于江苏常州,始建于1989年,拥有36年的历史,主营陶瓷水漆、瓷砖背胶粘结剂、智能调光膜、不结冰涂料、建涂等各种功能型产品。
在房地产最火爆的年代,恒大曾主动联系晨光,指定购买晨光产品,并承诺不用招标,恒大也是按照晨光的要求先款后货,直到暴雷都没欠晨光一分钱货款。
缪国元坦言:“合作时没人想到恒大会暴雷。但我们宁可少赚,也不冒信用风险。”更早之前,缪国元就主动砍掉一批高风险地产客户,表面看是“丢了块肥肉”,实则是躲过了一劫。

“经营企业就像跑马拉松,”缪国元表示,“你跑三分之一就掉队,或跑到95%放弃,都不算成功。”
当同行纷纷降价抢份额时,缪国元却反其道而行。“大企业做‘宽度’,我们中小企业就要做‘深度’。”他说,“如果你也跟着拼规模,那方向就偏了。质量质量,一定要先做质,后做量。我们可以不做百强企业,但一定要做百年企业。”
在缪国元看来,“第一个降价的人,就像搅屎棍。”他直言,“企业如果没有合理利润,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如何对员工、供应商、国家负责?”
02
内卷的真相,竟然是不敢啃“硬骨头”?
内卷的形成,其实就是在面对行业无解问题时,大多数企业不敢啃“硬骨头”,只能挑容易的路走,通过降价提高竞争力,久而久之便成了卷。

晨光涂料董事长缪国元(右)与中外涂料网总编辑李甫年(左)
“我们不怕市场小,只怕行业没门槛。巨头不愿做的高难度领域,恰恰是我们啃硬骨头的主战场。”缪国元为晨光定下的策略简单明了:聚焦头部客户,做重点市场。
晨光的瓷砖胶销售20多年,依然旺销,因为它彻底解决了墙面瓷砖空鼓脱落的问题。晨光的智能调光膜可以一键决定玻璃的通透,成了众多百万豪车全顶天窗的标配。晨光的陶瓷水漆不仅能让油烟机“终身免拆洗”,让风力发电叶片“不结冰”,让科威特国际机场70万平方米外墙“十年如新、无需清洗”。
晨光陶瓷水漆同时实现“8–9H硬度+高柔性”的矛盾性能,被国内顶尖材料专家评价为“国内外尚无第二家能做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并不是实验室产品,而是已落地成为比亚迪等高端汽车全顶天幕的标配,美的、格力、海尔、老板、方太的家电用漆;晨光也因此成为众多行业头部企业供应商。

一旦行业龙头采用晨光产品,示范效应自然形成。他曾对团队说:“只要方太、老板、九牧都用了,海尔迟早会来找我们。”果然,两个月后,海尔主动上门合作。
原因很简单:使用晨光涂料,能直接提升终端产品的卖点与用户体验——比如“油烟机终生免拆洗”,消费者愿意为此多付几百元。这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让晨光成为头部企业眼中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03
面对行业下行压力,不少企业削减研发、收缩战线。但缪国元的态度截然相反:“越是低迷期,创新投入越不能减。因为创新不是企业的成本,而是生存的底气。”
早在2004年,公司就引进三位清华博士全职工作,并建起“清华晨光科技楼”,打造真实研发体系,而非博士挂名的噱头。
在科技创新方面,晨光有“三个坚持”:坚持创新有高度、坚持创新出成果、坚持产品能领先。
“别人是火烧眉毛才找博士,当然不能马上出成果。我们是提前20年布局与博士合作,早已硕果满枝头”,缪国元说。

他并不羡慕那些冲进资本市场、追求短期规模的企业。要是给规模排个序,晨光追求的是先质量,再效益,后规模。
在行业寒冬中,不以规模取胜的晨光之所以“活得好”,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套清晰的战略逻辑:差异化定位+高精尖产品+头部客户绑定+持续创新投入+诚信稳健经营。
不争百强,但求百年——缪国元铿锵有力的声音,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从不缺少,但最急需的工匠精神。
文章来源:狸巢家居
责任编辑:李谨之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