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其核心产品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的企业,却在IPO问询的关键阶段,自曝因产品质量问题向客户支付了超过1500万元的赔偿!
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正在冲刺北交所上市的湖南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身上。
01
千万赔偿敲警钟
根据恒兴股份对北交所首轮问询的回复,2024年,公司因两款产品——“UV阻燃腻子”和“UV阻燃底漆”出现批量质量问题,向两家客户支付了合计高达1529.85万元的赔偿。这笔赔款,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12.6%,无疑是一笔沉重的代价。
问题的根源直指产品核心功能的缺失。涉事涂料主要用于木地板,其关键卖点在于“阻燃”。然而,公司承认,产品中的阻燃剂在长期使用环境中出现了吸潮问题,导致客户使用其涂料的地板出现起泡、变色等严重缺陷,最终涉及约11万平方米的地板需要被拆除更换。
这一事件暴露了公司在研发与品控环节存在的短板。恒兴股份在回复中坦言,新产品在研发阶段“未能充分评估长期使用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而客户方也“未进行防潮性能检测”,双方环节的疏漏共同导致了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对于以技术立身的“小巨人”企业而言,这无疑是对其研发深度和产品可靠性的一次严峻拷问。
02
高营收难掩净利润滞涨窘境
恒兴股份创建于1996年,主要从事紫外光(UV)固化涂料、PUR热熔胶等系列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涵盖塑胶、地板、木器、金属、纸张、陶瓷等基材的表面UV涂料。产品主要用于PVC地板、木器、封边条等家居领域。2021年,恒兴股份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公司“PVC(石木塑胶)紫外光固化涂料”被认定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

恒兴股份近三年来的营收表现堪称亮眼。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6.52亿元一路增长至2024年的8.79亿元,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曲线。
然而,光鲜的营收数字之下,是净利润增长的乏力与颓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716万元、1.13亿元和1.21亿元。
而产品质量赔偿,正是侵蚀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过千万的赔偿款直接流出了公司的利润表,但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此次质量事件对公司品牌声誉、客户信任造成的潜在长期损害,可能对未来订单和市场份额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恒兴股份的IPO之路还面临着其他挑战。报告期内,公司关联交易频繁,引发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
恒兴股份作为一家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光环的科技型企业,其冲击资本市场本是实力的一种体现。然而,巨额质量赔偿事件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公司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于产品质量控制、研发严谨性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所隐藏的漏洞。
在营收增长的喝彩声之外,如何真正夯实产品根基、修复管理短板、赢得投资者和市场的长期信任,是恒兴股份在IPO征途上必须解决的核心课题。对于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言,这家“小巨人”的未来走向,也将成为一个观察企业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质量责任的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狸巢家居
责任编辑:余凯旋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