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间,一起涉及行业龙头、涉案金额巨大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一审宣判,在钛白粉行业内引发震动。龙佰集团(002601)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云南新立钛业前员工刘建良、赵泽权、江书安,因窃取并倒卖核心生产技术,被法院重判。

这三人不仅面临6到7年的牢狱之灾,还领受了合计3200万元的“天价罚单”,被追缴的违法所得也超过2200万元。算下来,罚没总额超过5000万元!此外,还有两名涉案人员堪振华、刘福东在逃,已被通缉。
01
核心技术遭“内鬼”复制
这场风波的源头,是一项价值不菲的技术。早在2007年,云南新立公司就花了2000万美元从德国引进了一套“大型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这还没完,后续公司又累计投入了超过27亿元人民币,才终于把生产线建成。可以说,这是公司的“命根子”,是其在行业立足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堡垒往往从内部被攻破。刘建良、赵泽权、江书安这三位前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竟然偷偷复制并带走了这套技术的全部资料。
02
三人套利2700万
2019年,机会来了。当时云南新立被龙佰集团收购,管理层变动之际,刘建良觉得时机成熟,主动找到了潜在买家——河北燕山钢铁集团。他和对方谈妥了一笔大生意:由他团队提供全套氯化法钛白粉技术,帮河北燕钢旗下的吉诚公司建一条同样的生产线。报酬是惊人的3000万元现金,外加未来生产线盈利后3%的利润分成。
很快,刘建良拉上了掌握技术细节的赵泽权和江书安入伙,三人约定好酬劳按4:3:3的比例分配。
之后,赵泽权和江书安更是“亲自下场”,通过入职河北吉诚关联公司的方式,直接参与到了侵权生产线的建设中。他们把偷来的技术资料稍作“脱敏”(去掉原公司的标识),就交给了对方,还指导关键设备设计和施工规划。
从2019年到2021年,河北燕钢方面分多次向三人支付了共计2700万元的报酬,刘建良分得1080万,赵泽权和江书安各得810万。所幸,这条侵权生产线直到案发都未能正式投产,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市场冲击。
03
刑事民事追责齐上阵
云南省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三人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且属“情节特别严重”,依法作出严惩:刘建良获刑7年,罚金1200万元;赵泽权获刑7年,罚金1000万元;江书安获刑6年,罚金1000万元。

三人退缴的2200多万元违法所得被没收,剩余未退部分将继续追缴。
04
行业龙头维权之路继续
作为钛白粉行业的龙头企业,龙佰集团近年来业绩面临一些压力。数据显示,龙佰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呈断崖式下跌,净利润仅2.8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5.66%,扣非净利润降幅也高达68.12%。核心技术的安全对于它来说,无疑是生命线。此次刑事判决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但龙佰集团的维权行动并未结束。除了刑事追责,公司已经另辟战场,向相关责任方提起了民事索赔诉讼,目前已被云南省高院立案。这意味着,这场围绕核心技术的保卫战,还将继续下去。
这起案件也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在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同时,必须筑牢内部保密的防火墙,严防“内鬼”,否则巨资投入可能一朝付诸东流。
文章来源:狸巢家居
责任编辑:李德胜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